【转】关于科技中文的讨论

类别:    标签:    阅读次数:   版权: (CC) BY-NC-SA

2015-01-07 17:13:39

科技汉语,关键还是生态

是科技的发展造就了现在的科技英语,而不是英语造就了今天的科技。

新事物的不断涌现,考验语言的可扩充性,但无非是造字、造词而已。 汉语造字不方便,英语造字母也不方便。都只能造词。 英语造词依靠词或词根,汉语造词依靠汉字。其实都差不多。 编纂一个电子版的取名、造词词典就能降低门槛了。

但造出来,得圈子里的人都接受。这就要求造词的人在圈子里是有话语权的。 中国人科技方面起步晚了,话语权较小,汉语这方面就失了先机,什么概念都盯着英语圈。这是一个生态问题,解决起来很难。 至于语言本身,只是“技术问题”,解决起来简单。 就像IT行业,现在做一个操作系统,写个编译器,中国能做的不少, 但解决不了产业生态的问题。产业上下游谁来配合你开发各种硬件各种应用?

培养生态,靠抛弃自我,完全西化是不行的。 科技的发展,带来的是财富的聚集,财富的聚集带来人才的聚集,人才的聚集带来科技的进一步发展。一步先机步步先机,而且具有排它性,赢者通吃。后来者关键是找到超越的路,而不只是学习。亦步亦趋,永远是个跟班,永远吃不到蓝海的利润。

一个人发达了,然后他的一举一动都似乎暗藏玄机,他们家祖坟上的树都长得有如华盖,他的思想理念似乎都能发人深省,他们家的狗叫起来好像也特别响亮,鸡打起鸣来也别有韵律。。。这种拙劣的归因可以休矣。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英语就是这里的鸡犬,但鸡犬还不只是英语。

道理说得太透了,不是一个好坑。


鸡犬升天这个比喻比较形象。 因为西方近代以来科学发达,中国被动接受,就有人怪罪一切原因都是语言


说说看,从汉字怎么发展出微积分公式?


你是说积分符号? 积 一个字就形了 或者用“积”的草书 或者再简化 一个发展出横竖撇捺折,并组合出几万汉字的

你的思维太僵化了,抽象层次不够。


积分和微分等数学符号晚晴李善兰已经在用汉字偏旁在搞了。只不过他那套体系后来没 沿用。

李善兰的方法如下:

a,b,c,d等二十六个拉丁字母,李善兰和伟烈亚力用汉字的天干地支依次表示,最后 四个w,x,y,z则因为常常用来表示未知数,因此李善兰用四元术中表示未知数的办 法,分别用物、天、地、人表示。如果是大写字母,就在旁边加个偏旁“口”,如“呷”表 示A

二十四个希腊字母,则用二十八宿表示,多余的四个不用。同样,表示大写字母时,加 偏旁口。

圆周率以“周”字代替。

函数f则用“函”表示,F用偏旁“口”加“函”表示,如果出现用其他希腊字母来表示函 数,则用函字加其他偏旁构成的新字表示。

微分和积分符号,则分别用微和积的偏旁表示。

所以,如果你看到这样的式子:

地=函(天),就意味着y=f(x)

而禾三 彳天=三天,意味着对常数3求不定积分,所得原函数为3x


实际上也能接收, 也许还可以更简化


原来还真有 只是用的人不多,要是用的人多,感觉麻烦,会再进一步简化。


是啊。很多人搞反了因果。是美英的发达造就了英语的强势,而不是相反。至于美英为啥能发达,人有人的运气,国家有国家的运气。

我看科技汉语(汉字)的优与劣

严格说这个话题可能不是历史研究的范畴,但是总能看到很多并没有科研经验的文科生同学对我们科学的话题这么感兴趣,我只简单提供一些亲身体会的,希望给没有相关经历的人普及一些常识。

首先,要说明,汉语和其他语言一样(在语言学版有讨论,不引过来了),在通过声音传递信息方面是相当的。理论上,汉语由于单位音节信息量大,可以再相同的时间内传递更多更复杂的信息。但实际上,由于人本身的思维速递的限制,经过测试,汉语使用者和英语等语言使用者在表达单位信息的速度上是一样的,只不过汉语可以说慢一点儿。

比如,美国人打赌赢了后,经常要说,“这钱真容易赢”,如果严格直译,比如是(我英语一般,大家指正),the money is easy to win。但实际上,没有谁傻到这么说话,而是说,easy money就完了。同样,德语是出了名的“啰嗦”的,但现实生活中,一则德国人发音都很快,二则很多音是弱读,你听德国人长篇大论时就像唱歌一样,忽强忽弱,如果是初学者,比如我,很多细节都听不清了,尤其是词尾的屈折变化,不过,这通常也不影响理解。

所以,我认为,在口口相授的时代,这些语言本身在技术传承方面没有优劣之分,当然,我也同意上古汉语可能就是一种近似印欧语的高度屈折的语言,那就更没有区别了。

然而,现代科技的传播和发展,很多时候依赖的是书面的形式,论文和报告(PPT)是最普遍的交流方式。在这方面,只要你有一定的科研经验,就明白汉字(不是汉语)是有得天独厚的巨大优势的。

我不长篇大论,只提两个典型情况抛砖引玉。

其一,汉字由于单位“长度”的信息量大,内容丰富,更适合通过双音词的方法来表述日益增长的新概念。比如,大家知道有个词是,plasma,这个词表示的是“血浆”的意思,当然是非常常用的。但是,大概一百年前,朗缪尔祖师爷发现低压放电能够产生一个发光的区域,看上去就像是管子里有血浆一样,所以他老人家就把这个区域也称为 plasma,台湾省地区的科技工作者利用汉语的独有优势,称之为“电浆”。这样一来,在汉语世界里,我们就能够准确而形象地区分二者,但在英语使用者哪里,如果要用科技搜索引擎找“电浆”的论文,就难免也带出很多“血浆”的研究来,这是个常见问题。优劣立见。

至于我朝先贤,使用“等离子体”一词,更是把汉语的精辟严格的特点发挥到了极致。因为老百姓搞不清楚,其实只有在放电的中心区域,是“电中性”的,也就是电子和离子密度基本相等;而在边缘区域,必须有一个“鞘层”(英语用 sheath,但这个词就是“鞘”的意思,没有表达出“层”这个抽象的科学概念,不如汉语微言大义)。

当年祖师爷看到的发光区域,其实只是“等离子体”(电子离子“相等”的“体”),而“鞘层”由于电子密度低,是不发光的。所以,等离子体一词严格表述了 plasma 的本意,同时,等离子体和鞘层对汉语使用者来讲非常容易区分其差别,而套用日常名词的英语,plasma 和 sheath,则往往让人摸不着头脑,对于刚入门的学生这一影响很明显。

其二,汉字本身更适合科技信息的展示。尤其是做PPT时,英语科技词长度偏长,德语更长,很多位置,比如小标题,图片标题,都只能放两三个词,而汉语可以用同样空间给出完整的概念。又如,写论文时,我经常使用的,significant(显著),especially(尤其),in this case (此时),nevertheless(然而),particularly(特别),important(重要),understand(理解)等等。英语和德语的日常用语都可以选择简短明快的词,不文雅,我不说相信大家也知道。但上述书面化的词汇,往往要反复使用,即使如我非常追求论文用语简洁者也不厌其烦。空间有限,就必须多花精力尽量缩短用词,有时候为了省略一个 of 还要改两遍。当然,这是我原来老板的要求,如此严格,导致的结果就是,我们写的论文,国际同行给的评价都是,“水平还不错(其实就是一般的意思),但英语倒是真心要点赞,简明又清晰(废话,我们把时间都花在挖掘英语这种原始语言的潜力上了,能不好么)”。

自己不吃科研这碗饭,只会“指点江山”,恐怕一辈子也不会理解老祖宗留下的“汉字”是多么好的“宝贝”。尤其是,学习基本数学知识时,英法德语更是令人抓狂的代名词,你用英法德语背个乘法口诀就知道了。

世界上,语言本身不仅是交流的工具,通常也是思考的工具(很多人思考时就是自己跟自己“说话”,大脑把信息发送到语言中枢,不发音,而直接转个听力中枢,在转个大脑其他的“有关部门”,当然,有人比较神,可以通过图形化思考跳过这种步骤)。一种啰嗦的语言,也有可能会连累思考者的效率。至于上层社会放弃母语而改用外语交流的,如非洲某些地区,如印度,恐怕更是要“挥刀自宫”也“未必成功”了。


确实有孰能生巧的问题,不过菜刀练得再娴熟,上了马还是不如马刀好使。英语在农村的日常生活交流没问题,但是现代的科学研究越来越复杂,局限性难免有一些了。说到底,还是字母文字本身只能靠增加长度的方式容纳更多信息,这种方式太不“现代”了。

前一阵看一个电视节目,说的是汉字的历史,由于错误太多,实在看不下去。不过,里面提到字母文字(腓尼基字母)本身产生的背景就是文化不高的腓尼基商人出于记账的方便而发明的,从而击败了埃及象形文字,影响了环地中海的蛮夷。无论这个史实严谨如否,透露出以下的信息倒是真的:一是字母文字的优势,简单易学,惠及大众。二是劣势,低端产品,升级潜力有限。

最搞的是,我近来写论文,查了一些很早的文献,有德语的(同事都会德语,因为,这儿是德国),有法语的(一个比利时小伙加盟了我们组,他给我翻译),还有最可气的就是俄语文献,跟天书一样,不过再一个保加利亚大哥帮我把西里尔字母转换成拉丁字母后,我惊奇地发现其实是很好理解的嘛,因为很多科技词跟英语几乎一个模样。

他还大讲特讲保加利亚的先贤们如何大力推广西里尔字母,以抵抗希腊人的文化殖民,还让落后的老毛子也得到了文明的曙光云云。我只能一边陪着笑脸,一边在心里暗骂“当年罗马教廷支持你们对抗希腊,就XX的用拉丁字母不就得了,最多补充几个特有的,弄个西里尔字母,脱了XX放X”。

人们最早引入字母是为了方便使用和交流,可是东西太简答,就总有一些自以为很聪明的家伙要再搞一套,欧洲跟俄罗斯闹成现在这德行,尤其是大量前苏联的科研成果也不好拿来交流,恐怕不是字母文字的初衷吧。


汉语的文字信息量大一个数量级,应该是公认的吧. 一维码和二维码的差别. 老外汉字一个不认识的,把汉字做成电脑图标都不会搞错,比认字母图标还溜.


无知。也不看看汉字占的像素比人家字母多。


配音电影就是这问题,为了保证嘴动就要有声音,只能拉长音翻译成啰嗦的方式


语言的话汉语依赖语调,简练但也有缺点,这个在唱歌的时候反映的比较明显, “让我一次爱个够”我童年时候一直以为是 狗


这是汉语的音调胡化之后的结果吧,之前的汉语都是6调乃至8调


一个系统如果映射另一个,不可能比原系统更简洁,除非扭曲原意套用自己已有内容 简洁程度与扭曲程度相关 做过翻译的都知道


事实上,我觉得英文的进化功能远强于汉语


中文翻译这个词的时候,一般是逆向的,从解释的那一大堆中归纳出一个直白的词出来

就象前面说到的等离子体,必然是对整个事物的理解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翻译是一件太难的事情


你举特殊例子没用,因为这种短词英语虽有,却不能包打天下,你要是搞科研,就应该有我提到的常识,要是不搞,就没必要为辩论而辩论了。外行就是喜欢领导内行,领导不了也非要领导,这个难道是中国特色?

我说“总结,归纳”的时候,常用的是,in conclusion …,it is summarized that … 等等。

表示推导过程时,比如说,from the above derivation。

我还没见过哪个同行比我还喜欢用“短词”的,但是也绝对没有你想得能全篇都用这么短的词,毕竟,这是书面语,再俗气也不能吃喝拉撒都上来了。

另外,英语还有时态语态助词,也要占地方,尽管我本人总结了主要利用 with,being(代替重句,省略引导词和系动词),以及大量使用括号(因为括号里可以用语法不完整的短句)来尽可能简化的方法。小技巧还包括,使用分号(可以省个连词),在句子内使用(i) (ii)(省掉首先,其次)等等。

尽管如此,我的英语论文对译成汉语后还是能短很多,很多地方也不用省略可以说得“啰嗦”了,可见汉语是多么“奢侈”的一种语言,当然,是在于汉字而不是汉语拼音配套时。

总之,你如果不是干这行的,就别瞎来劲儿了,如果是,你找个专业论文的段落,英语也能很简洁的,给大家看看就行了。


不,我手头就有不充斥英文的教科书 除非极端情况,中文不应该出现音译词,得自己定义


用这种翻译来举例是没意义的,因为这词本来就原创于英语,在中文没发展出类似的词意外延之前,当然用英语表达起来更原汁原味、并且更能达意。很多人说科技论文用英语比用中文表达更准确,原因也一样:现代科学的大多数发明都源于英语语区。


这种翻译问题是谁原创概念谁说了算,没分清楚问题啊


问题是新造的词每个人有每个人的说法。不一致


开会解决阿


现在是那帮老家伙不干事情 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


好像是归 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


不可能,信息量增长太快根本跟不上 只能尝试建立构词法或构词体系,别想具体定义每个词


这个人脑子真是,我只能说,你的思考能力还有待提高,不知道是不是英语太好的缘故。

一个词汇你可以搞得很神奇,比如前面那个,但是,我们是要写论文,是要用几千个词练成段落,篇章。你一个词简短顶什么用?更何况,像我觉得的例子,比如 significantly, especially,大家都用,你想改也改不了,这都是使用频率超高的词,却一个比一个长。你不解决问题,弄些有的没的混淆视线,真怀疑你写没写过英语论文。

至于某些领域充斥英文的问题,很简单,就是翻译人员跟不上,或者素质低,有汉语宝贝也不会用呗。不过对我而言,虽然我的工作语言是英语,但我的博士论文是“纯汉语”,甚至为此我还自己翻译了几个专业名词,虽然效果不是很理想(我又不是学翻译的),但这样就充分满足了政府对于博士论文的语言限制,不会被人找茬了。

某些中国人自己素质低,汉语水平次,尤其是书面汉语都不会,甚至成了逆向民族主义者,但这不等于汉语汉字有问题。我们做人要实事求是,不能学文革时候那样,为了自己的利益就成了“发明历史”的专家。

中国的汉语教育确实有失败的地方,但这跟汉字本身的优势正好相反,更说明教育的重要性了。


虽然我对lz不太赞同,但是我也觉得你缺少一些语言学知识

其实这个楼最傻的就在于,你们总像给语言现象附加一堆政治意义历史意义,在我看来,就好比珠穆朗玛峰在中国,中国人就可以用鼻孔看人一样搞笑


中文现在还有不规范的是:每人一种写法,搞得很混乱。 我觉得 对应 英语的 how ,学术文章里就只能用 如何 ,不能用 怎么。统一规范起来


因为中国没有个权威的翻译/定义部门啊。 美职篮就够了, NBA 没必要。


英文显得高大上嘛


当然有,大家不鸟它罢了,做编辑工作的都要认真参考的。


两种语言之间翻译一般都会碰到词不达意的时候,中文的成语翻成英语得写个故事


这都是扯几把犊子的,语言对科技是不是有促进作用就看是不是分析语, 是就能适应现代科技的发展。


看了你的描述,我更觉得汉语科研困难了。

“等离子体”四个音节,Plasma 两个音节,

从语音上说,显然英语效率更高。 从书写上来说,汉字笔画也多的吓人。 从语法上说,plasma一个单词就能解决的问题,你要用“等离子体”这个描述性的词组来对 付。如果放到句子段落里去,上下文里再出现什么“相等”“分离”的词汇,那通篇读起来还不是等等离离的绕口令?

汉字是非常低智原始的文字。如果真是祖传宝贝,中国早就先于西方发展出科技文明了。


看来你没学过物理,算了,文科生还是。。。

等离子体是一个高度抽象的概念,对应于英语是 the region with the same density of electrons and ions。你用一个英语词给我表达一下试试?

plasma 在英语里,就是“浆”的意思,根本没说清楚是什么样的“浆”,我知道它是等离子体,那是因为我学过等离子体物理了,而这门课要两个学期。

换言之,英语其实根本说不清楚这个是啥。而汉语有两种选择,对付老百姓,可以说“电浆”,跟学生上课,说“等离子体”,各取所学。

另外,plasma 是两个半音节,pla + s + ma,还是比“电浆”长,而且还没说出“电”的含义来。

跟有些人说话怎么这么费劲,也不知道是谁的汉语没学好。


plasma的描述确实不及等离子体清晰。 比如表面等离子体,英语你去看看,非本行很易误解。 再加上句子很长,所以老外常用缩写,缩写经常重合,很容易头大,汉语没法缩写,所以大家口头又不爱用。


等离子有啥抽象的 等离子电视,可谓妇孺皆知。

英文plasma 就能解决的事,你非要用一个汉语词组去描述。到底是谁低效?

你不过是找个英语的多义词,在这借题发挥。其实还是汉语思维。

就好像bank可以是堤岸也可以是银行。你觉得汉字表述比英语更形象更不会有歧义一样 可笑。你这种肤浅恰恰忽视了,英语词汇背后很多词源性的联系。银行其实就是金融堤岸 的意思。

Museum 博物馆 music 音乐 其实都是统一在muse这个词根上。

血浆电浆其实都是 plasma ,你非要去解释什么叫浆。你不觉得啰嗦吗?


这你种人真无聊,请问无知妇孺同学,你知道哪里卖等离子体电视,但你知道“等离子体”究竟是啥,难道你有天生的科技异能?

抬杠也就解决不了问题,另外,中国的科学家没你想的那么傻,等离子体可以在论文替换为“放电”,也是双音词,不能再短了。至于广告商用“等离子体电视”这么“复杂”的词,还不是为了宣传,如果说成“放电显示”(plasma display),你看能不能卖出去?还不是只有汉语这种宝贝才给了我们多样性的选择。


你不知道有这种莫名其妙的崇洋派存在吧?在它们眼里英语一切都是比汉语优越的,兄弟不分、姐妹不分、侄子外甥不分它们都觉得是远比汉语先进的。以后不要再搭理这种神经病了,纯属浪费时间。


你还别说,这些家庭成员的不分,还真是英语比汉语先进的地方 唯其不把精力浪费在这些无聊的人伦上,才有精力放到了解大自然上,才有后来的科技革命与工业革命 相反,中国2000多年的精力,全都花在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上去了


其实还是台湾翻译成电浆比较形象


plasma这个词的翻译现在也在吵. 一派人认为plasma就是一种带电流体,叫”电浆”听起来比较高大上, 另一派人认为plasma其实是一堆带电粒子混合在一起,还是叫等离子体比较本质.


显然英语科研更困难 等离子体在中国哪怕是文盲也知道是个科学概念 plasma英国文盲知道它是个鸟


如果拿英语学生物 学医,那要吐血的,就是在背单词 贝克汉姆伤了,英国人才会了跖骨这个词,汉语看跖骨至少知道是骨头 一条消化道从上到下,汉语是胃 十二指肠 空肠 回肠 盲肠 结肠 直肠,有兴趣可以查查英语,至少空肠是GRE词汇,肯定一般人不会的


这是一个大问题,除了写文章,一般说话的时候就算科研人员也不会用那些单词的 比如交谈的时候说脑癌还是brain cancer多些,很少有人非要去说astrocytoma,glioblastoma multiforme的


嗯,英语里面也有两套体系,一套是专业人员用的,用拉丁文词根的科技词汇,一套是普通人用的,用简单英语。 比如给老百姓看的科普书里面高血压不叫hypertension,直接叫high blood pressure。


血浆和电浆对应,不然等离子体和血浆差太远


等离子体和液体类似吧 特别是盐的溶液里 不也是阴阳离子跑来跑去


不类似. plasma类似稀薄气体,和有内聚的液体行为完全不同. 电解质溶液和金属电子气一般来说都不属于plasma


少个体字不行。 电氳体,简称氳体更合适。


这样做就跟英文里使拉丁语一样了,传播不易,如果你追求超简单那这得放开造字,但是汉语造字因为规则太多,不统一根本没有效率。


字母语言缺点很多 1.容易导致分裂。各地区发音不同,就会演化成不同的语言,拉丁文演化出了一堆语言。如果中国也使用表音文字,各地方言都能发展成新语言 2.信息量不如中文大。用中文的人单位时间内可接收信息大约是英文两倍。 3.不能够望文生义,专业术语一般人看不懂。

合适的载体对科学确实有很大促进,比如运算符号,字母,便于产生公式化理论


用汉字的粤人、闽人、浙江、上海、苏南人说话你能听懂吗? 汉字的日语、朝鲜语、越南语读音你能听懂吗?

用字母文的德国人大致能听懂尼德兰人说话….. 尼德兰人连外国的佛拉芒人说话也能听懂……. 瑞典、丹麦、挪威语可以互通…

你连什么是语,什么是文,这些基本概念也不懂….


古代学习成本老高了,没书写工具你读毛书,手抄年代书还不好找,埃及人用纸莎草天朝人用简帛,谁家有这闲钱。语言除了生活经济和基本行政法律相关的内容传播好,文化技术的东西因为学习成本高导致圈子小,根本传不开,所以很多时候形成语言分裂也不是故意想这样,就是条件问题。技术进步才能普及文化。


不要纠结翻译的问题了楼主,其实按中国现在的发展趋势,以后中文原生的科技概念会越来越多。 吸取西方的思维方式擅长分解,演绎推理的优势就好了


扯远一点。汉语在译动植物拉丁文时,老爱去古代字生僻字,昆虫鸟类贝类等,这直接导致定名不准,因为很多古代字对应的动植物描述简单粗糙,加上今人无法精确理解古代意思,分类学又是近代才从国外引入,这样做看上去有文化,其实用错字的很多还不好认识,不少人看了还以为有些动物古代有,其实古人就没见过,很坑人。而后来的一些翻译,比着英文拉长了用常用字描述特点构成长单词,看着没文化,但容易而准确,这至少说明在这方面,简短意味着低效。


请教一下,如果英文论文里面有一个特别长的句子(比如A is B, which …),这种中文怎么写比较好?就拆成两句吗?

感觉用中文写科技的东西或者作报告,最大的痛苦就是很难表达一个长句子。

另外你说汉语词汇表意强大这点的确很好,但是很多时候要等到一个标准的表意的翻译出来。现在问题还是英语是主流的科研语言,所以比如一个领域出来一个新名词,可能要很久才会有一个标准的中文词来代表它。甚至一些领域就一直没有人去翻译。比如信号处理里面,有一个概念叫innovation,这个词已经有60多年的历史了(根据wiki),但是目前我还不知道有什么官方的翻译。


从中文的角度来说,是不能出现太长的句子的。 因此要理解含义后,拆分。


有些翻出来完全就是坑人还不如别翻,新词多的领域很明显,你用音译那大家又不是不认识英文,直接用原文好了。而且英文有些新词直接是取首字母构词,汉语按着来应该是每字取部分笔划来保持简短性,但完全不可能,因为全称,拆字,组合全都不统一。说到底就是文化不兼容,所以我算是理解当年为毛一帮传统文化不差的人也想搞全西化了,很多学科你全西化着学能快点儿赶上。


md,计算机里面的鲁棒性robust就是,就翻成健壮性也没啥打不了的,非得造这么低俗一个词,结果还流行了。


完全同意! 翻译多了科技文献就是这个感觉。 英语的有些句字真心很难翻译成汉字还能表达出原句的成分之间的关系。 但英语应对新概念的造词能力就一个底下。 前面有人说的三餐十二个月还可以说是浪漫有格调,看看英美三军的军衔表,那怎一个傻逼了得。


没必要吧,现在不是赶上了,以后可能就换老外头疼翻译,想直接换中文了


现在赶上了?脸皮真厚 等您国诺贝尔奖全球第一,或者您国设一个诺贝尔奖再说这话吧


现在离赶上还差得远。 基础研究这块还不行。 只是在工程应用上追上了。 但新概念,新思维的提出上还是大大落后的。


你这个人说话,太不正能量了 正能量的说法是:我们现在已经超过美国了


正是因为血浆和电浆的独立造词,才带来了汉语中的科学与西方科学的脱节。

科学是世界语言,任何一个科学概念背后,都有着完全无法凭借词意和词典能够洞悉的切实内涵。

正是因为汉语中科技自造词太多了,才让中国公众的知识结构中出现了很多似是而非的混乱。

在基于文字的科学传播中,尽量保留科学共同体的原汁原味才是最好的做法。


现代科技本来就没产生在中国。 中国全是在追着别人跑,到现在还没追上。 新概念都不是产生于汉语, 在科技汉语上汉语怎么可能最给力。


新概念、新思维什么的,靠的是很少的一部分人,可以通过流动解决。二战之前(或者保 守点儿说,一战之前),美国能拿得出手的科学教就少数那么几个,而且类似吉布斯什么 已经算是高水准的了。但是后来发达了之后,再抓住了机遇,一大批人跑过去,新概念、 新思维什么的,就完全不是问题了。


中国人翻译西方事物,也就是前面加个“胡”“洋”,比如胡琴,胡萝卜,洋枪,洋炮, 洋油。

探究事物本质以及哲学逻辑意义上的翻译西方文字,那基本上都是日本人替中国人干的 吧,什么哲学,思想,科学,革命,物理,民主,共和。。。。。。好多是日本人翻译的 吧,这档子事中国人不擅长。


尼轰国开始干得比较欢,后来觉得太累,就不干了,直接用音了


英语中现代科技中因此出现了大量首字母缩写,外行人完全不可能理解的。


文不等于语,对于专业人士,无论你写plasma还是“等离子体”都能明白,对于非专业的 谁知道“等离子体”是啥意思,按音是“dengliziti”,不如plasma简单,按文字书写更 是麻烦得多…..

这两个楼就是很多不知道什么是语,什么是文的人造楼、盖楼……


因为有统一汉字而不会导致文字分裂, 现在能顺利读懂2000年以来的汉字,这才是生命力。 各地方言读音一致,如果换成拼音文字,那肯定分裂,独立。 现在即使是英语新的词,物像。汉语翻译成组合成一个新词,单体字不变,组合变化,几乎不对汉字本身产生冲击。如果是其他语言文字,这样几十年百年下来,就面目全非了。


啰嗦又啰嗦的好处,汉语反而太灵活而又简约了,缺少语法信息等,尤其对于文字输入和程序编程来讲,都很不直接


关于这个,可以问一下学有机化学的童孩,估计会感受比较深。


大批的缩写是吧 PVC PE PX 之类


很多翻译确实很有水平,不过一般人要理解也是十分困难 要说文化涵义,确实在这些词汇上体现的不错 现实意义和经济意义上就差一些


汉语有信息量大而更简洁的好处。但翻译这事不好说,科技词汇都他们先发明的


拉丁语的语法逻辑性强,这点或多或少是天生的,可能也与罗马人重法律的民族性有关

但是在现代英语中所显示出的学术方面的优势,恐怕是其在西方长期作为纯学术的书面语言,经历 代各种学者出于各种目的(一开始并非出于科学目的,也有神学目的)不断锤炼而形成 的,与古罗马人关系不是很大了


我老师说任何一种语言都有其形成的复杂特点,任何一种语法都是社会实践的长期积累和总结,语法本无逻辑,根本没必要去比较最。这是我老师的观点。


汉字之间不需要空格 这是汉字最大的优势


也是, 现在的科学语言实际上主要是数学语言了, 还加上计算机语言… 人类的自然语言还是不如人造语言好用.


若是硬盘空间占有量呢? 显然汉字完败。。

不过英语真是不适合阅读,只要是我不怎么感兴趣的一段文字,就会只看到一个圈一个圈的,像opdqgb这些视觉效果真是差不多。

但是读出来就不同了,英语相当有表现力。汉语要达到这种程度,就需要个人造诣了。


就算清代人,只认识基本汉字会查字书的,能看明白秦汉时期文章的也不多,这必须找老师专门学,你一算账的伙计能认识所有字也不会读懂史记,而史记已经是公认的浅文言了。汉字在维持统一方面的作用没那么大。


主贴说的是语言的信息密度,这方面汉字确实比英语强。至于科技方面,天朝的科技落后西方多少年了,对科技概念的表达能力弱一些是正常的


但是基于这个既成事实和马太效应,估计将来汉语为了方便就不得不引入拼音词汇。


咱们学英语,一般一个词只学一个意思,很多意思也是我做了翻译才知道的


一日三餐要造3个单词 十二个月要造12个单词的低级劣等语言就别吹什么造词的难度了


汉语是几乎完全的分析语,也就是说几乎没有时态语态人称的变化,所以有些需要精确表达的地方,需要作者自己理解,会显得啰嗦,但绝对是可以胜任这一功能的。而罗曼诸语屈折语的成分多,变化复杂,时态语态人称表达起来比较精确。英语原本也是屈折语,但目前被全球化冲击的越来越乱,也逐步带有了分析语的特征。个人认为,科研名词上,绝对是中文更好,但句法表达上,有时候还是英文更明确一些。


汉语是图像语言系统,而非符号语言系统,用汉语搞科技最大的问题是不能(不方便) 直接进行逻辑推演,因此逻辑推演部分必须借助于英语或拉丁符号。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勾股定理用中文表述费劲得很,用西方字符体系就就简单明了。


这时候就显示出汉语的优点了 就算把a-z 0-9 +-*/ 之类全算做一个汉字也就多几十个字而已 毛毛雨啦 要是英语么 呵呵了


这个确实是,所以引进了这些符号系统以后,中国人学习数学以及其他科学,在语言上应该说是具有极大优势的。


汉语非常牛逼, 不过就是情感交流上汉语过于僵硬, 比如表达幽默。 尤其汉语在语言非常不适合调情, 这点远远逊于英语, 更难易想象古汉语环境中人们是怎么调情的。


汉语有个问题是没法分清词性和时态,需要加修饰词. 比如 plan, planning 都翻译成 规划, 但前者是结果,后者指的是规划这个动作本身


这是非要用汉语去翻英语,肯定会有一些不贴切的。 同样的,汉语里有些词汇英文也翻不贴切的,比如那些诗歌什么的。

再者,词汇的含义是可以刻意赋予的,英文这个词汇出现的时候就是如此。


汉语不是一个好的科技语言,汉语习惯太多,稳定结构太少,不适合做严谨的表述。这点从对古文的解读可以看出,随便一句话,经常解读出好多个意思。这种语言天生不适合做科技语言。


英文是从字母到单词,是一维的; 汉字是从笔画到字,再从字到词,是二维的。 所以汉字表达的东西要多。

◆本文地址: , 转载请注明◆
◆评论问题: https://jerkwin.herokuapp.com/category/3/博客, 欢迎留言◆


前一篇: 【转】马伯庸:小篆战争
后一篇: 复兴中文

访问人次(2015年7月 9日起): | 最后更新: 2024-04-16 06:38:20 UTC | 版权所有 © 2008 - 2024 Jerkw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