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硅谷百年史——伟大的科技创新与创业历程(1900–2013)

类别:    标签:    阅读次数:   版权: (CC) BY-NC-SA

第三十三章 精简化:Facebook、YouTube、Web 2.0和特斯拉汽车(2003—2006)

分布式和小型化

21世纪初期是精简化的年头。硅谷的公司必须学习削减成本的艺术。初创公司必须学会切实地开发一种产品并把它卖出去。印度再一次成为受益者。在印度,那里的软件工程师挣的工资只相当于硅谷工程师工资的一个零头,在那里创建实验室可以大幅度削减成本,相对来说,对于公司没有什么风险。到2005年,硅谷公司50%以上的外包工作岗位都给了印度。

还有其他一些需要汲取的教训。2003年7月,美国在线将Mozilla拆分出去。Mozilla最初是由网景公司创立的,以便在一个免费的开源代码的授权之下培育第三方进行浏览器的开发。作为一个新的浏览器,它很快就建立了信誉。Mozilla基金会的首任主席是莲花公司的创办者米奇·卡普尔。网景公司通过Mozilla汲取的教训是:开源代码的方式虽然可行,但是这是一个达尔文式的进化过程,正像自然界一样,这个过程很慢。Mozilla群体讨厌微软的IE浏览器,因而喜欢网景的导航员浏览器。不幸的是,这意味着有数十个人在为Mozilla添枝加叶,以致把它变得出了名的臃肿而迟缓。

Mozilla需要浴火重生,2002年,一批主要由斯坦福大学的学生所组成的新一代开发者开发了Mozilla浏览器的一个“轻型”版本。该版本最后被命名为火狐(Firefox)。这确实是一个最先进的浏览器,足以比美IE浏览器,而这时IE团队在2001年被微软刚刚解散。然而,机不可失,时不再来。2003年,微软的IE已经拥有浏览器95%的市场份额。

计算设备自第一部ENIAC计算机问世以来一直在变小。这个趋势从未止步,只是以不连续的方式跳跃行进。小型机比大型机大大地精简了,个人电脑对于小型机来说也是如此。但是便携式电脑只是个人电脑的一个变种,惟一的主要区别是屏幕。2005年,笔记本电脑占计算机市场的53%,传统的台式电脑正在退出。IBM从台式电脑市场上退出。台式电脑转向便携式的计算装置已经是一个明显的趋势,但是便携式电脑本身并不真正代表一种量子级的飞跃,只是个人电脑技术的一种延伸,以适应这一趋势而已。

与此同时,智能手机的销售也火热起来,但这里有一个教训。2004年,摩托罗拉推出了一款外形优雅的移动电话Razr,到2006年7月,它销售了5000万部,把摩托罗拉的手机业务推到了仅次于诺基亚的第二位。然而,在2006年摩托罗拉的销售开始急剧下降。摩托罗拉从惨痛的教训中学到了手机市场的一条重要规则:电话在时尚界,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该行业虽有空间能容纳更多的商家,但是到这时为止,硅谷的公司很大程度上还只是在场边观望。2004年成立的开发和推进近场通信(NFC)企业联盟中,没有一家硅谷的公司参与。近场通信基本上是老的射频识别(RFID)技术在智能手机上的应用,这种技术使智能手机只要在近距离内相互对着,就可以相互交换数据。这个组织的发起者是诺基亚、飞利浦和索尼公司。硅谷则花了7年时间才赶上来,直到谷歌在它具有近场通信功能的智能手机上推出这项技术。

网络热的一个积极方面就是网站像病毒一样传遍了全世界。2006年,谷歌对80亿个网页做了寻址编目,这些网页来自1 亿个在万维网上注册的网址。2006年3月,维基百科英语版拥有的文章超过了100万篇。世界上有12.5亿人访问互联网。网络泡沫并非完全没有意义,人们只是需要弄清楚,如何从这么大量的受众那里获取商业利益。

到2005年,雅虎、谷歌、美国在线和MSN是互联网的四大“门户”,受众合计超过10亿人。历史上的媒体从未有过这么多的受众。硅谷公司也从未控制过如此大量的受众。这些受众大部分使用雅虎和谷歌的服务。对互联网来说只存在两个威胁:垃圾邮件(不想要的行销邮件)和病毒(通过电子邮件或下载而传播的恶意软件,对电脑有危害)。

英特尔推出了新一代的微处理器,它从网络的普及中获益匪浅。2003年,英特尔推出了供笔记本电脑使用的迅驰(Centrino)微处理器,于是,Wi-Fi成了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字。从此以后,一台笔记本电脑必然配有无线互联网功能,移动性如影随形。

2005年,移动电视在韩国上市。在短短几年内,移动电视扩散到全球,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有数以百万计的客户。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欧美竟然落在后面,在2012年,移动电视在美国仍属罕见。但是,即使在这种情况下,硅谷也是事实上的先锋。领先的移动电视芯片厂商泰景信息科技公司(Telegent)是一家无工厂的芯片设计公司,于2004年成立于桑尼维尔,由LSI Logic公司的发明家塞缪尔·盛(Samuel Sheng)创办。

社交网

网络公司起初的想法只是想把商务活动转移到网上,也就是电子商务。这是一个绝对切实可行的业务,但是人们现在回想起来,这个想法缺乏想象力。电子商务很快就被证明主要是对实体的大公司切实可行。

网络公司通过很长时间才认识到社交网才是一个人可以向全世界的亿万人“销售”的东西。这是历史上第一次让亿万陌生人汇聚在一起,自成一体,讨论问题并一致行动。

社交网络是梅特卡夫定律的又一个实际体现。该定律认为,一个用户网络的价值因每一个新用户的加入而呈现指数式增长。社交网的三个重要的公司是Facebook、Ning和Twitter。

Facebook和Ning有点重叠。在2004年2月,哈佛大学学生马克·扎克伯格推出了社交网络服务“Facebook”。它很快在大学之间传开。数周后,扎克伯格和朋友迁往硅谷。他从贝宝的创办人彼得·泰尔那里获得了资金。不管怎么样,这个公司起步了,其方式是前所未有的。Facebook开始以不可思议的速度成长,到2008年8月已经有1 亿个注册用户,在2010年成为流量仅次于谷歌的第二大网站。2005年,吉娜·比安基尼(Gina Bianchini)和网景创始人马克·安德利森推出了Ning,这是一个基础级的社交网络软件,它使人们能够创建和定制自己的社交网络。Inktomi的创始人布赖恩·托蒂(Brian Totty)和保罗·戈捷(Paul Gauthier)于2006年在圣马特奥成立了Ludic Lab公司,致力于为消费者和企业提供社交媒体软件,该公司推出了offerfoundry.com、talkfilter.com和diddit.com等网站。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2006年,埃文·威廉姆斯(Evan Williams)和杰克·多尔西(Jack Dorsey)创建了社交网络服务推特(Twitter),人们可以在上面发布短信,即时通报他们生活中发生的事情。一条推特限制在140个字符内,这反映了在智能手机时代人们要求以非常简短的消息沟通。推特在报告时事消息方面十分受欢迎,就像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在第一次海湾战争期间大受欢迎那样。

Unix,特别是Linux可以说是社交网络平台的最早的例子。它被用来改善平台自身,而Facebook以及类似的公司只是采用了这一概念,把它转移到私人生活领域中罢了。

Facebook的社会影响是巨大的。例如,它提供了一个“喜欢”的按钮,让人们对朋友的言论或者图片表示赞许,但是却不提供“不喜欢”的按钮。Facebook 在塑造一个社会,在这个社会中表达负面的意见,不但是一种粗暴行为,而且实际上也没有办法做到。Facebook用户的个人资料上的照片应该是一张微笑的脸。整个Facebook的社会是一个很大的集体的笑容。网络的自由主义社会正在变成一种假装开心的全球性运动。毕竟,法国历史学家阿历克西·德·托克维尔(Alexis de Tocqueville)于1840年在他的研究成果《论美国的民主》中警告说,绝对的自由会让人孤独和绝望。从某种意义上说,像Facebook这样的社交天地是在测试是否可能带来一种元级[1]的行为控制,来限制由网络造成的绝对自由。

谷歌、eBay、Facebook和推特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这使他们取得了难以置信的成功,这个特点就是:简单。在一个充满图形设计、旗帜标语和聊天室等五花八门信息的时代,它们的网页初看起来都给人以一种低调平实、纯文本的感觉。其中,推特用来改变世界的仅仅是140个字符而已。

在线生活

2005年11月,一伙20多岁的贝宝公司的前员工创办了一个新网站——YouTube。这些斯坦福大学的学生在圣马特奥创业,他们得到了原贝宝一位同事——红杉资本的鲁洛夫·博塔(Roelof Botha)的资助。YouTube的概念听起来相当幼稚:仅仅是一种让普通人用一台普通的数码摄像机把他们的视频上传到网络的方法。然而,它竟然成了互联网视频的最佳应用。至2006年7月,该网站每天有超过65 000个新视频上传,全球的用户每天要观看1亿多个视频。成立21个月后,谷歌以16.5亿美元收购了YouTube。

YouTube做的不仅仅是帮助人们向全世界分发他们的视频,它引领了“流媒体”时代的来临。“流”是指直接实时观看放在网站上的视频或收听录音,而无须从网络上下载到自己的电脑上。YouTube的视频“流到”观众的浏览器上。YouTube没有发明“流媒体”,但是它向世人展示,流媒体比有线电视、电影院以及以往任何形式的大众视频广播都更加强大。

另一个在21世纪初已经成熟的想法是基于互联网的电话。Skype公司于2003年由尼克拉斯·森特罗姆(Niklas Zennstroem)和简纳斯·夫瑞斯(Janus Friis)在欧洲创办,旨在向市场推出由Kazaa公司的创始人发明的一种通话系统。互联网用户现在可以免费拨打电话给任何其他的互联网用户,只要双方的电脑上都有一个麦克风和扬声器就行。这一事例中的教训是:互联网电话是为普通消费者提供的一个重大创新,而不是针对公司的; 但是在21世纪初之前,普通消费者买不起合适的电脑。Skype的服务不收取任何费用,因此这一商业模式变得在全世界极为流行。

电子商务

网络经济从网络泡沫的破灭中复苏了。例如,亚马逊在1995年至2001年之间亏损了高达28亿美元。它在2001年年底公布了第一届赢利,只有区区500万美元。但是其在2005年公布的营业收入达85 亿美元,还有高额的利润,这使之跻身于“财富500 强”俱乐部。2006年,亚马逊的营业收入突破107 亿美元。2007年,其销售额比上年增加了惊人的34.5%。2006年eBay的营业收入达60亿美元。Netflix的营业收入比上年增长48%,几乎达到10亿美元,而且它有近600万个用户。

商界终于慢慢地领悟到网上销售的好处:可以容易地跟踪用户的行为方式,并且精心调整市场策略以吸引更多的用户或广告客户。世界范围内产生的数据多年来一直在成倍增长,这些数据大多数停滞在互联网上。企业软件处理这些海量数据的能力薄弱得简直可笑。创业家罗布·达斯(Rob Das)和埃里克·斯旺(Erik Swan)于2002年推出了一种新的应用,填补了这个市场空缺,这个应用就是对消费者的行为进行实时的分析,并生成衡量业务的数据。

数字娱乐

从互联网上非法或合法地大量下载音乐,给了人们一个教训。2003年,文件共享系统Rapidshare在德国创建; 在美国则是诞生了TorrentSpy; 在瑞典,一个基于BitTorrent的网站“海盗湾”开张。互联星空(Megaupload)于2005年在中国香港成立。Mediafire于2006年在美国成立。这些网站允许人们上传他们从CD上翻录的音乐,并允许所有的互联网人群免费下载。盗版行为如此严重,以致美国的音乐产业(以RIAA为代表)于2006年控告俄罗斯的互联网下载服务商ALLOFMP3.COM,索赔16 500亿美元。不用说,要阻止数亿人口使用如此易用的免费服务是不可能的。音乐下载已成为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

苹果的iTunes网店于2003年4月开张,对遵纪守法的人来说这是一个合法的获取音乐的途径。到2006年年底,苹果公司营业收入的一半来自iPod,这是史上最为成功的IT产品之一。接下来是数字视频,虽然视频文件庞大的数据量使很多人不愿意把它存放在自己的家用电脑上。

教训是双重的。教训之一针对媒体公司:对数字文件实施版权保护几乎是不可能的。另一个教训是针对消费者的:对海量的歌曲和影片进行数字化只是一个愿望而已,因为这将需要太大的存储容量。必须要有不同以往的解决办法,这就是流媒体。

数字音乐下载现象是计算技术将发生重大变化的另一个先兆。从“下载者”的角度来看,整个万维网变成了一个巨大的音乐储藏室。它的地理位置无关紧要,它就在“云端”,这是由遍布世界的无数台分布式服务器创建的。

在图书领域中,情况完全不同。在20 世纪90年代后期,SoftBook出版社和NuvoMedia等公司曾率先推出电子书阅读器的概念。微软和亚马逊曾经推出在个人电脑上阅读电子书的软件。亚马逊在2005年干脆向法国的Mobipocket公司购买了它在2000年推出的技术。可是当时几乎没有电子书可供阅读。这种情况在2002年有了改观,当时两大出版商兰登书屋(Random House)和哈珀柯林斯(HarperCollins)在这一年开始销售数字版本的图书。亚马逊成了电子书的主要卖场,并且一直保持着这一地位,但是“电子书店”也开始在其他地方出现,著名的有2006年开办于得克萨斯州奥斯汀市的BookOnBoard网店。2004年10月,亚马逊已经聘用了苹果公司和Palm公司的两位前主管格雷格·泽汉弗(Gregg Zehr,主管硬件)和托马斯·瑞恩(Thomas Ryan,主管软件),他们两人接着又聘用了大多数来自苹果公司和Palm公司的工程师,并在库帕蒂诺创办了一家名为Lab126的公司,开发专用的手持电子书阅读器Kindle,最终于2007年11月推出。售价为400美元。Kindle不只是一个软件应用程序,而是专门定制的读书设备。该设备从概念上讲是Palm Pilot的后裔,但是功能上向电子书倾斜。

使视频在互联网上自由传播的公司是位于旧金山的PDT公司。该公司原本由乔纳森·卡普兰(Jonathan Kaplan)创办,生产一次性的数码相机。2006年5月,它推出了按键式视频摄像机,以低廉的价格在大众化的百货商店里出售。它的设计是为了把视频直接转换成数字媒体,尤其是为了在互联网上共享。它帮助了无数不熟练的互联网用户成为业余影视制片人。在短短18 个月内,PDT 的一键式摄像机卖了150 万部,并成为这一市场的领先者。PDT表明,智能手机已经远远超出了语音通信的范畴,它将要威胁到整个产品线的存在。

湾区在摄影领域的记录好坏参半,几年来只有按键式视频摄像机获得了短暂的发展势头。Lytro公司成立于2006年,由斯坦福大学计算数学家伍仁(Ren Ng)在山景城创办。公司的目标不仅是设计更便宜更好的摄像头,而是要搞光场相机,这种相机能够捕捉更多的信息,从而创造一个更丰富的数字表现的场景。最明显的好处是可以对已经拍摄的照片重新聚焦。该技术最初是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的发明,然而,斯坦福大学的一个团队将它进行了完善,使之更适合消费市场的需要。

老化的互联网

21世纪初新的商业模式的巨大成功,诸如 Netflix(视频)、YouTube(视频)、苹果(音乐)、Facebook(新闻)、谷歌(新闻)和推特(新闻),开始带来互联网的一个根本问题。所有这些服务都要依靠互联网协议(IP)进行内容的配送。换句话说,互联网越来越多地被当成一种媒体配送网络以访问数据。遗憾的是,它已经被设计为一种(主机到主机的)通信网络,这种结构使互联网正在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配送网络,同时也是世界上最糟糕的配送网络之一。

没有人提出要抛弃互联网,但是很明显,这个系统需要进行调整。具体地说,路由器必须重新设计。2006年,施乐硅谷研发中心提出了以内容为中心的网络(CCN),该项目在思科公司的范·雅各布森(Van Jacobson),以及劳伦斯利弗莫实验室(Lawrence Livermore La-boratory)的指导下进行。CCN是由特德·尼尔森(Ted Nelson)于1979年率先提出的,后来由斯坦福大学的丹·切瑞顿(Dan Cheriton)于1999年,以及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斯科特·申科(Scott Shenker)于2006年分别开发。该项目将以数据访问为中心重新设计互联网。

为老经济服务

有一些行业和公司,如商业软件和甲骨文公司,几乎没有从网络革命中学到什么。在21世纪初,甲骨文公司代表的是一个老的商业模式,是以实体公司为目标的。然而,网络并没有减缓制造真实产品的传统公司对软件需求的增长,反而使之增加。他们都需要有人提供由最快、最可靠的数据库服务器作支持的网络商店。

电子商务的交易量不断上升对甲骨文是个好消息。甲骨文是提供数据库管理解决方案的无可争议的领先者,但是这些公司也需要ERP(企业资源计划)系统和CRM(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甲骨文接着收购了在这些领域获得成功的两家湾区公司:仁科(2004年)和Siebel(2005年)。现在甲骨文公司可以把一家公司从厂房到角落里的办公室,甚至出差途中的销售员真正连接在一起。2005年,ERP软件的总销售额为255亿美元,其中SAP公司为105亿美元,甲骨文为51 亿美元。据估计,甲骨文公司创始人兼CEO拉里·埃里森在2004年身价为187亿美元,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之一。

机器人和化身

硅谷从网络泡沫中恢复过来,而且比以往更加充满着未来主义的创意。1999年,菲利普·罗斯代尔(Philip Rosedale)创办了林登实验室(Linden Lab)以开发虚拟现实技术的硬件。2003年,林登实验室推出了《第二人生》(Second Life)虚拟世界,可以通过互联网访问,用户可以采用一个新的身份,生活在第二人生的世界里。2005年,斯坦福大学的吴崇安开始了斯坦福人工智能机器人项目。他把数个不同领域中进行了十几年之久的研究项目整合在一起,以建造家用和办公自动化的机器人。2006年,谷歌早期的架构师斯科特·哈桑(Scott Hassan)创办了Willow Garage公司,制造家用机器人。

对虚拟世界的重视对美国的视频游戏业具有正面的影响。在20世纪80年代把领导地位丢给了日本视频游戏业之后,美国游戏业在2000年又恢复了生气,因为日本的游戏没有美国的“逼真”。例如,模拟游戏《模拟人生》是游戏《模拟城市》的开发者威尔·莱特在2000年2月为Maxis公司开发的,在发行的头两年就成为历史上最畅销的PC游戏。日本游戏厂商有史以来第一次输掉了市场份额,只有在2006年成功推出的Wii家用游戏主机的任天堂是个例外。Wii普及了手持式动作传感器,从而产生了新一代视频游戏主机,它们可以通过姿势和语音命令来控制。

然而,视频游戏的下一个大手笔是网上虚拟世界,用户可以在其中创造“第二生命”的化身,并与之进行互动。如哈宝酒店(Habbo Hotel)和盖亚在线(Gaia Online),前者是在2003年2月由德里克·刘在圣何塞推出。两个游戏都非常流行,拥有遍布世界的数以百万计的用户。2006年2月,艾丽莎·皮卡利罗(Alyssa Picariello)甚至建立了一个网站Gaiapedia,用以记述盖亚在线的编年史。

移动支付

“电子钱包”是智能手机的另一个应用。2004年,诺基亚在其智能手机5140 上首次实现了手机与射频目标识别(RFID)芯片的结合。这是第一台集成了RFID阅读能力的GSM手机。日本人的“电子钱包”主要是采用索尼的Felica芯片。到2009年年末,索尼已经售出4亿片Felica芯片。2004年,索尼和飞利浦半导体公司开发了近场通信(NFC)技术,诺基亚也参与其中,它们创立了NFC论坛。就像RFID一样,NFC是电子设备之间短距离通信的一种无线技术。它的主要优点是更便宜,更容易实施,因此也可以用于智能手机的移动支付上。NFC芯片允许双向通信,而不仅仅是单向。2007年,诺基亚推出了第一款完全集成的NFC手机,即诺基亚6131 NFC,而索尼和 NXP 半导体公司仍然坚持使用自主标准的FeliCa和Mifare。湾区的发明家们在此时也加入了战斗。2005年,电信业的老将米歇尔·费舍尔(Michelle Fisher)在伯克利创办了Blaze Mobile公司,并在2006年发明了NFC支付贴片。由阿根廷的系列创业家文赛劳·卡萨雷斯(Wenceslao Casares)和委内瑞拉经济学家迈耶·马尔卡(Meyer Malka)于2007年在帕洛阿图创办的Bling Nation公司开发了一款贴片,用于装有嵌入式NFC芯片的智能手机,在贝宝的账户上支付。

2009年,推特的共同创办人杰克·多尔西创办了 Square 公司,并设计了一个“阅读器”,使任何人可用手机进行支付,收款方只要有个手机和Square公司提供的“收银机”就可以接收,而无需现金、信用卡、RFID或收据。很简单,这些初创公司很清楚,移动用户随身携带的是一部电脑,而不只是一个电话。事实上,他们甚至随身携带着GPS,知道自己的位置。Square公司自成立以来,已经与超过100万户商家签约,在2013年需处理超过50亿美元的交易。

Square公司的起因来自一个人的故事。多尔西以前有一位老板名叫吉姆·麦克凯尔维(Jim McKelvey),是一个吹制玻璃器皿的能手。麦克凯尔维从巴拿马给多尔西打电话说,他最近丢掉了一笔2500美元的吹制卫生间玻璃水龙头的生意,因为他的客户只能用信用卡支付。当麦克凯尔维告诉多尔西这个故事的时候,他们两人都是在用iPhone。多尔西知道,智能手机的能力比整个银行体系在20世纪60年代的处理能力还要大。多尔西推测,他们应该能够轻松地处理信用卡支付。

多尔西走的是史蒂夫·乔布斯自学成才的路子,兴趣包括民用无线电、牛仔裤、地图和记日记。他非常喜欢日本人的设计理念,善于从不完美和短暂中发现美。基斯·拉博斯(Keith Rabois)是贝宝早期的一个主管,时任Square公司COO,他这样评价多尔西:“作为CEO和公司创始人,你需要做三件事:战略性思考,推动设计和推动技术。杰克是我在硅谷遇到的惟一的三点全具备的人。”多尔西把他的时间分开用在推特公司和Square公司,就像乔布斯曾经同时在皮克斯公司和苹果公司那样。

构建未来

万维网只有十几年的历史,但是一些高调的批评家们已经在抱怨,说它仍然不够好。伯纳斯·李曾在2001年亲自写文章解释,为什么需要一个“语义学的万维网”,它的一个网页能够对其内容的含义加以声明。2004年,第一届Web 2.0大会在旧金山举行,以提倡这样的理念:万维网必须成为一个应用开发的开放平台,这样的开发愈来愈分散化,交由用户自己去进行。Web 2.0这个术语最初由旧金山的作家达西·迪纽西(Darcy DiNucci)在1999年创造。在Web开始出现时,一个人要么是网页的创作者,要么就是网页的消费者。一个浏览器的用户就是一名被动的网页观众。Web 2.0的对象则是主动的用户。一个Web 2.0的网页是协同努力的结果,网页的观看者可以修改页面,可以与之进行互动。维基百科就是Web 2.0应用的一个例子。谷歌搜索也算是一个间接的例子,因为它依赖“网页排名”的算法,它依据的是全球千百万个网页链接的情况。Web 2.0的第一次广为人知的例子是Flickr网站,这是一个图片共享服务的网站,它允许用户给照片加“标签”,可以是自己的照片,也可以是他人的照片。Flickr网站创办于2004年2月,创始人是旧金山游戏产业的一名宿将凯特里纳·费克(Caterina Fake)和温哥华的斯图尔特·巴特菲尔德(Stewart Butterfield)。与Ofoto和Snapfish这两个帮助人们打印照片的网站不同,Flickr网站的理解是:在可照相的手机无处不在和社交网络的时代,网站的真正价值是让整个社区分享照片。人们很快就开始专门为在Flickr上发布照片而拍照,否则他们就不会拍摄这些照片。

雅虎是第一家向Web 2.0进行投资的网络公司。它于2005年3月收购了Flickr,并在6月推出了自己的“我的Web”服务,它允许观众给网页加标签和共享书签。然后在12月,它又收购了最流行的社交书签和标签的网站Del.icio.us,这家网站最初由华尔街的金融分析师约书亚·沙克特(Joshua Schachter)于2003年创办。总的来说,雅虎希望自己作为一个“社交搜索”公司出现,它的网页可以由用户在浏览时进行调整,而不是谷歌那种没有人情味的算法搜索。

Web 2.0的技术支柱之一是免费的工具,比如Ajax(异步JavaScript和XML),这是由格雷格·阿尔德里奇(Greg Aldridge)于2003年在印第安纳发明的一个概念。Ajax是一个平台,供网站开发人员用来创建基于 Web 的交互式应用程序(主要是 HTML、XML 和JavaScript)。

概括地说,目标很简单:让用户对浏览器上的网页进行更改,而无需重新加载整个页面。这在以前显然已经有过。自1996年以来,在网景导航员浏览器中已经有了JavaScript以及其他工具,而且基于Web的应用程序在第一次网络热潮中已经是无所不在,但是它们大多数很快就被淘汰出局。亚马逊从一开始就允许用户发表书评。然而,Web 2.0有一个更加雄心勃勃的目标:万维网可以被看作是一个平台用于创建应用程序,这是一个最终将取代单个电脑的平台。

博客也开始了大众化的进程。2003年,马特·木林维格(Matt Mullenweg)在旧金山推出了一个新的大众平台Wordpress,供人们生成自己的网页或博客。它能够像野火燎原一样传播,是因为有一批不断壮大的自愿者在保持着它的“开源”性质。已经是ONElist(2000年被雅虎并购)创办人的马克·弗莱彻(Mark Fletcher)于2003年6月推出了第一个基于Web的新闻聚合器Bloglines。

2004年11月,系列创业家杰伊·阿德尔森(Jay Adelson)在旧金山创办了Digg网站,这家网站率先推出这样的创意:让用户给新闻报道投赞同票或者反对票(也就是“挖出”或“埋葬”),从而把新闻聚合器和社交网络联系起来。

TechCrunch由迈克尔·阿灵顿(Michael Arrington)于2005年6月在他阿瑟顿的家中创办,旨在发表高科技新闻和有关互联网初创公司的小道消息。万维网受到了更为强烈的批评:它对于它自身的数据没有放上足够的“语义学”信息。因其超级计算机“连接机”而负有盛名的丹尼·希利斯(Danny Hillis)认为,万维网包含的是信息而不是知识,现在所需要的是一个知识的网络。2005年7月,他建立了Metaweb公司,该公司后来在2007年3月开发出Freebase,这是一个开放、免费和协作的知识库。它的作用实际上就像维基百科一样,不过它的输出是一组结构化的数据,或者更好的说法是“元数据”。后来,谷歌收购了Metaweb。

生物科技

生物技术正在成为主流,合成生物学是前沿领域,但是它的目标尚不明确。然而,支持生物技术的企业界正在想办法创造新的生物物种(最初只是细菌),以便为工业生产或家庭生活提供有用的功能。生物技术的存在就像电子技术产生的器件能够为工业生产和家庭生活提供有用的功能一样,然而,在军事方面的应用,往往讳莫如深。合成生物学的科学家其实对克隆现有的物种不太感兴趣:为什么放着现有的物种不用呢?他们感兴趣的是对现有的生物体进行改变,创建自然界里不存在的生物体。遗传工程只是替换一个基因,而合成生物学则是更换整个基因组,以产生“经过重新编程的有机体”,其机能不同于原来的机能(因为DNA指令已经改变)。

合成生物学利用微生物来催化一系列的生物反应,将一种化合物转化成另一种化合物。首次合成生物学大会于2003年在麻省理工学院举行。一年后,Codon Devices公司成为合成生物学商业化的第一家公司。这家公司是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德鲁·恩迪(Drew Endy)创办的。2006年,杰伊·基斯林(Jay Keasling)在劳伦斯伯克利实验室为世界上第一个合成生物学部揭幕。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也成为一个主要的生物研究中心。克里斯托弗·福格特(Christopher Voigt)在2003年成立了一个实验室,对细胞进行编程,使之像机器人一样执行复杂的任务。2005年,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成立了人类遗传学研究所。

合成生物学引起媒体关注的一个例子是在2005年4月,基斯林宣布,他把细菌、酵母和艾草的基因进行混合,成功地把酵母菌变成了一个化工厂。这个“工厂”能够把简单的糖转化为青蒿酸,这是制造青蒿素的基本步骤,而青蒿素是一种极其昂贵的抗疟疾药物,一般是从植物中提取。目前合成生物学的目标是通过选择基因来创造出“人为设计的微生物”,具体要看对何种蛋白进行了编码以及通过了什么途径。有朝一日,合成生物学甚至可以取代靠一系列化学反应来制造各种材料的化学工业。

克雷格·文特尔的传奇故事还在继续。2002年1月,文特尔在与Celera公司的主要投资者东尼·怀特(Tony White)发生分歧后,带着汉密尔顿·史密斯离开了 Celera 公司。2003年,他们合成了一种病毒的基因组,只有11个基因。这种病毒与石溪分校的人工脊髓灰质炎病毒不同,但是它的行为像真正的病毒一样。凭借对金钱和名声的敏锐感觉,文特尔于2004年9月在马里兰和加州的圣地亚哥开办了自己的非营利性研究所,进行合成生物学和生物燃料的研究。

生物信息学继续蓬勃发展。Silicon Genetics 公司的两个前任主管赛义德·阿赫塔里(Saeid Akhtari)和伊利亚·库珀史密特(Ilya Kupershmidt)于2004年在库帕蒂诺开办了NextBio公司,旨在创建一个平台,对公共和私人的基因数据进行发掘。

纳米技术

纳米技术仍然是一个谜。尽管一方面纳米技术的投资回报低,另一方面纳米初创公司往往很容易转换到传统的制造工艺中去,但是在2006年和2007年,风险投资公司还是给纳米技术投资了7亿多美元。

一个有前途的出路是把“纳米”和“绿色”相结合,具体来说,这是一个在伯克利培育的项目。Solexant公司于2006年成立于圣何塞,创办人是印度出生的化学家达茂德·雷迪(Damoder Reddy)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化学与材料科学教授保罗·阿里维萨图(Paul Alivisatos),公司的核心人员由Nanosolar公司的工程师所组成。阿里维萨图也是劳伦斯伯克利实验室的主任。他们采用劳伦斯伯克利实验室开发的一种技术,研制可印刷薄膜型“量子原子团”光伏电池。这被认为是下一代太阳能技术,它具有灵活、低成本、高产出的特点。

太阳能研究的其他方面也展露了希望。迈克尔·克罗米(Michael Crommie)是劳伦斯伯克利实验室材料科学部的科学家,同时也是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物理学教授,他在研究一种单分子大小的太阳能电池。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纳米技术专家特德·萨金特(Ted Sargent)开发了一种“量子膜”,它的光捕获效率为90%,相比之下,数码相机用的CMOS图像传感器的效率仅为25%。2006年10月,他在门罗帕克创办了InVisage公司,为手机相机制造量子膜。

绿色科技

石油价格的飞涨和对气候变化的担忧,为环保型的能源产业开辟了一系列全新的机会,俗称“绿色科技”或“清洁技术”。在传统的可再生能源品种(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水力、生物燃料)中,太阳能和生物燃料最有前途。与此同时,2005年美国开始投资于燃料电池公司,目标是在2020年之前实现商用燃料电池汽车的使用。到2008年,该项目已耗资10亿美元。加州启动了一个项目,成立一个连锁加氢站为氢驱动汽车加燃料,尽管加州在2007年只有179辆燃料电池汽车投入使用。

硅谷的创业家和投资者对于生产清洁、可靠和可负担能源的项目加强了研究。有一个注重于研究可再生燃料的初创公司叫LS9 ,于2005年创办于南旧金山。公司的创始人是哈佛大学教授佐治·彻奇(George Church)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能源生物科学研究所主任克里斯·萨默维尔(Chris Somerville)。公司的资金来自维诺德·科斯拉和波士顿的“旗舰风险投资”公司。它以糖为原料制造烷烃(汽油的一种成分)。

汽车是另一个有趣的行业。2003年,马丁·埃伯哈德(Martin Eberhard)和马克·塔朋宁(Marc Tarpenning)在卖掉他们的电子书公司NuvoMedia之后,在帕洛阿图创办了特斯拉汽车公司制造电动汽车。2006年,他们推出了特斯拉跑车,这是第一款批量生产的使用锂离子电池的汽车。2004年,SUN公司的共同创办人维诺德·科斯拉当时已经加入了风险资本公司凯鹏华盈,他创办了科斯拉风险投资公司,以投资绿色技术公司。一年后,SUN公司的另一位联合创始人比尔·乔伊在凯鹏华盈公司里取代了科斯拉,继续投资于绿色技术。斯坦福大学的塞巴斯蒂安·史朗(Sebastian Thrun)建造了机器人汽车,在2005年赢得了国防部先进研究项目署在加州的沙漠里举办的车赛。后来史朗被谷歌聘用,开发自动驾驶汽车。在接下来的几年中,在加州公路上人们将会看到只有一个人在车上的汽车,这个人是乘客。无人驾驶汽车一旦实施,这种技术可能会拯救成千上万人的生命,以及节省由于人为错误和公路拥堵而造成浪费的数千亿美元的成本。

硅谷另一位传奇色彩的系列创业家马克·波拉特(Marc Porat)曾因创办Go公司而闻名,他转向“绿色经济”的建筑材料行业,专注于降低能耗和减少碳排放。这个领域里的初创公司有:制造环保材料的Serious Materials公司(2002年,桑尼维尔); 从密苏里大学分拆出来的、位于东湾的CalStar Cement公司(2007年,纽瓦克),专门生产环保砖; 制造净能耗为零的预制房屋的Zeta Communities公司(2007年,旧金山)。

同时,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和劳伦斯伯克利实验室联合启动了人工光合作用的“太阳神计划”,目的是把太阳光转换为燃料。

文化和社会

高科技产业的进步也反映在艺术上。21世纪初的头十年是互动的数字艺术的十年,以卡米尔·阿特拜克(Camille Utterback)等艺术家为先驱。2005年,莱特曼(Letterman)数字艺术中心在旧金山开张,成为卢卡斯电影公司实验室的所在地。2006年,在圣何塞举办了第一届Zer01艺术节,展示“数字化时代的艺术与技术”,主办者为圣何塞州立大学的CADRE实验室。斯蒂芬妮·西胡科(Stephanie Syjuco)的仿制雕塑,李·沃尔顿(Lee Walton)的Web即兴演出以及艾米·巴尔肯(Amy Balkin)的生态项目都反映了当代的问题。2000年,fecalface.com网站问世,以支持另类的艺术场景(后来也有了一个实体画廊,叫作“Fecal Face Dot画廊”)。2001年开办的“奥多比书店幕后画廊”是新艺术的另一个中心。米慎流派的壁画和“拾物雕塑”由安得烈·施考茨(Andrew Schoultz)和西栾·诺里斯(Sirron Norris)来传承。戴夫·沃纳克(Dave Warnke)专注于贴纸和手绘海报,桑德罗·奇考万尼(Sandro Tchikovani)专门从事立体字母创作,达蒙·苏莱(Damon Soule)在捡来的木料上探索混合媒体艺术。

黑客的聚会在硅谷一直很流行,但是在21世纪初,他们无论是在规模还是在热情上都达到了新的高度。2005年5月,一伙高科技怪才在斯坦福大学毕业的大卫·维克里(David Weekly)位于希尔斯堡的家中聚会。维克里当时正在创办一个新公司(后来注册为PBwiki公司)。这个聚会就是第一次“超级快乐大卫之家”活动,这是一个很快在硅谷风行起来的概念:一伙具有创造力的工程师,在随意的环境下随意地聚会,在同一所房子里从事自己钟爱的项目。它与许多社交场活动不同,其目的未必是要宣传某人的主意,或者要跟某些人会面; 这种活动是为了回家以后能够写一些实际的软件,或者至少产生某种软件的创意。它不像黑客竞赛那样,炫耀某人的编码技能如何熟练; 也不像旧金山的狂欢,所以它不是酗酒和吸毒的疯狂派对。实际上恰恰相反,这种方法是要创造一种比办公室的小格间更加激励人心的环境,事实上更类似于大学校园里的宿舍。在这里产生的创意会在几年内传遍世界。他们的雄心壮志是在仿效20世纪70年代的“家酿计算机俱乐部”的成功模式,虽然主要只是表面上的相似。

多族裔唯物主义的人生百态

湾区的文化多样性在继续消融着宗教的界限。一个人对其宗教团体的忠诚,被他所接近的如此之多的宗教团体(在工作单位,在共租的居室里,在体育活动中)所动摇。这使人们在选择自己的信仰时有了越来越高的灵活性。新时代运动以其讲究融合而非固执的精神观,给本地区留下了自己的印记,尽管现在对它传达的信息是以一种更加物质化的方式在加以解释。对于许多人来说,宗教是可以根据自己的行为表现来加以塑造的。约束一个人的生活方式的宗教教条并非特别受欢迎。宗教活动被视为有利于一个人的心灵和身体。因此,禅修和瑜伽课程即使在不信奉佛教的人们中间也十分流行。

圣塔克拉拉谷曾是一个传统的天主教地区。它已成为天主教世界中的一个独特的现象:这是一个有着相当规模的其他宗教团体的天主教地区; 与意大利或法国的情况不同,这些宗教团体并非是贫穷和被隔离的移民,而是在平等的基础上与原来的天主教家庭一起生活。无论是他们所占的百分比还是融合的水平,在所有天主教地区中都是独一无二的。

通常奉献给宗教活动的时间和注意力转向了高科技世界。宗教的公众仪式被公共讲座和高新技术研讨会所取代。教堂里的弥撒被商业或技术论坛所取代。正在产生的技术淡化了文化差异。人们趋向于更强烈地认同自己是一个公司的成员,而较少认同自己是一个宗教团体或者某一族裔的一员。

那些曾经预言硅谷将消亡的人完全搞错了情况。2005年,硅谷获得了全球风险投资总额的14%,而人口却不到世界人口的0.03%。圣何塞的人口为912 332 人,刚刚超过旧金山。圣何塞已成为美国第十大城市。旧金山湾区作为一个整体,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高科技中心,在2006年有386 000个高技术职位。

注 释


  1. 意为基础的。  ↩

◆本文地址: , 转载请注明◆
◆评论问题: https://jerkwin.herokuapp.com/category/3/博客, 欢迎留言◆


前一篇: 
后一篇: 

访问人次(2015年7月 9日起): | 最后更新: 2024-01-20 10:40:28 UTC | 版权所有 © 2008 - 2024 Jerkwin